刊頭

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澎湖漁業發展 by蔡亞庭

我們這組針對澎湖近海漁業做介紹,澎湖地區因為土地面積小,四面環海,再加上四季風大鹽分又高,在農業發展一直不顯著,因四面環海又處於許多海流交界處,在漁業發展方面有著特有的方式,傳統漁業一直到今日,隨著文化流失和環境改變等等因素有些傳統漁業已經不太盛行,但得大家深入探討,漁業不只記錄著澎湖的文化,更是澎湖地區產業特色。



下面是一則澎湖傳統產業轉型海洋科技與養殖的報導
由於地理環境土壤特殊,早期居民傳統生活形態被稱為「半山半海」,但仍以傳統漁業為主要產業經濟結構,隨著環境時空和整體經濟結構變化,澎湖目前產業逐漸轉型,除觀光產業外,傳統漁業也大都轉型成為水產養殖和海洋科技產業。
澎湖因為孤懸在台灣海峽中,傳統漁業長期來是主要經濟產業,一直到民國六十至七十年代,均呈現穩定成長狀態,但在有效率的積極漁撈作業魚獲量提高、近海漁業資源枯竭、人口外流和老舊漁船收購等漁業政策影響下,澎湖的傳統漁業逐漸沒落,漁船數和漁業人口減少,加上水產養殖業與結合觀光興起休閒漁業的需求,澎湖的傳統產業不僅轉型,未來還有發展空間,因此,目前已經具備發展海洋科技和水產養殖的雛形。
澎湖傳統產業和海洋科技、水產養殖等產業相互消長情況,可以從近幾年來澎湖因為觀光產業興起休閒體驗風,和世界性環保養生概念的需求增加後窺出端倪,而因為澎湖縣具有極佳的天然利基,且為使澎湖縣漁業經營永續發展,因此,發展栽培漁業,成為漁業轉型的契機,且是具有前瞻性的務實之道。
在轉型成觀光休閒體驗部分,例如從海洋牧場政策推動水產箱網養殖高經濟的海鱺、龍膽石斑與他種石斑、嘉臘、黑鯛等高經濟魚類與築堤式魚塭九孔養殖等,後續結合觀光休閒的箱網式海上休閒平台活動、近岸地曳網漁撈(牽罟)、立竿網捕魚、巡石滬、海釣等比比皆是,近十年來,為澎湖帶來相當多的經濟效益。
另外,由於在澎湖地區因為四面環海的地理區位和特性,海洋漁業資源和生態裡,除了現有已研發的海洋水產品外,還有許多未經研究開發的資源,但受到環保養生概念的影響,海中的藻類也儼然成為澎湖發展海洋生物科技的首要選項。
在發展海洋生物科技過程,澎湖現有的箱網養殖魚類中,以開發的海鱺魚肝臟可作為魚肝油來源,其肉質內含有豐富的DHA為人體腦部所需的重要養分,另EPA具抗擬血功能,也含有豐富維生素E等,已有業者著手製成生物科技特性的養生食材與用品,其他如九孔養殖的產業價值和清肝明目養生食補和萃取精華如九孔精等,也都是刻正推動海洋生物科技的方向之一。

常見的沿海漁業有:抱墩柵網定置網、照章魚、巡滬、站港釣魚挽紫菜採海菜拾螺仔牽採風茹罟

組員們分別對以上漁業形為有詳細的介紹,供大家點閱參考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7/10/13/n1865949.htm

抱礅 by 夏雯宣 指導老師:徐瓊信

抱礅影片 ::


















四面環海的澎湖有著傳統的漁業活動,希望藉此讓更多的人在規劃澎湖行時,有機會可以接觸到、認識,進而傳承給下一代了解,並期望宣導尊重大自然的觀念,讓後代子孫也可以接觸這美麗的海洋。


抱墩

抱墩的”墩”字其實就是石堆的意思,是漁人依當地漁業資源所發展出來的捕魚方法,抱墩主要是利用石堆蓋成一個房子給魚住,然後再利用漲潮時漁兒游入棲息,退潮時再使用網子將墩圍住後將石塊一個一個搬開,把魚兒全數網入漁網中;大部份的漁獲以玳瑁石斑魚居多;抱墩活動都集中在夏季,且目前仍有抱墩的地點有:赤崁,員貝,岐頭...等地,現在也有眾多的業者提供這項活動供旅客們體驗,不失為澎湖旅遊活動的選擇之一。

附註:: 在拆解石墩後,仍需將拆解下來的石塊另外再堆成一個石墩,以供下次使用,此外石墩屬於私人財產,在海邊踏浪時,切勿任意拆墩,以免與墩主發生衝突。















 
 
 
柵網
柵網是利用漁船順著當地的海流潮水將長約400~500公尺,網高約1公尺左右的漁網拋入海中,並利用浮標將整張網張開在海中,然後利用地域性以及魚類迴遊的特性將魚趕到淺水處,當退潮時再到網子所圍起來的區域去抓魚,有些魚會困在網中,有些則會困在淺水區域中,此時漁夫們則拿著魚簍以及網藍一邊抓著魚網上以及淺水區的魚,一路撿拾漁獲一路整理魚網回家。
目前仍有柵網的地點有:中屯,紅羅,青螺....等地。
 
 
 
 
 
 
 
 
 
 
 
 
定置網

定置網又分成三種,分別為立竿網,定剌網以及大敷網三種;
立竿網:又分成高低竿網二種,低竿網大部份屬於私人所擁有,而高竿網則由20~30人所組成所共同擁有,利用退潮時將鐵條插在礁棚或石滬間,依網的高度將網的上緣緊在鐵條上,下緣則立用礁石壓著,漲潮時,魚游入網內,退潮時則困在網中。
定剌網:將網張開,下網用礁石壓著,上網則綁上浮標,利用漲潮時將整張網撐開,利用魚類迴遊的特性,讓魚兒誤觸網而捕獲。
大敷網:澎湖僅有二張,分別位於鎖港以及員貝二處,大敷網由囊網,圍網以及垣網等三部份組成,整張網張在洋流處,利用一層一層的垣網讓魚群進得去出不來,阻斷魚群的通路,再以圍網圈圍魚群,讓魚群在此不停的迴游,最後拉起時,使魚進入囊網而捕獲。
 






附註:目前員貝有業者(員貝海上牧場)有從事大敷網的活動,有興趣的人可以參加。



















照章魚



元宵節過後到農曆的3/23之前是章魚出現的季節,章魚喜歡棲息在珊瑚淺平上的老古石洞內或有老古石伴泥沙的地方,選擇退潮的夜晚,帶著頭燈到海裡面去尋找章魚的蹤跡,章魚的皮膚含有色素細胞,可隨天候、地型或燈光變化身上的顏色,除非有經驗的人,否則不容易抓。初春的天候不算穩定,海面的風浪仍很大,尤其是夜晚出海危險度很高,沒有經驗的人千萬不要獨自一人前往。

附註:大部份照章魚的海域有:沙港至員貝之間、後窟潭後海、赤崁等。


資料來源 :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巡滬by宜玟

巡滬


湖群島特有的「石滬海洋文化」,已成為熱門的漁村體驗活動,石滬彷彿是澎湖先民建置於海上的「八陣圖」,不僅讓魚群陷入其中成為漁民養家活口的來源,至今則成為澎湖群島最美的地標,更是澎湖人最引以為傲的特色。結合觀光資源辦理「巡滬活動」,瞭解石滬生態工法、漁法及石滬文化資產保存等知識,讓「石滬海洋文化」永續發展。以下將介紹石滬的由來與構造,巡滬活動的方式。

石滬的結構

早期先民只有原始的工具可使用,只能在淺水岩礁區堆砌簡單的弧型石堤捕魚,這種石堤都呈半圓形,有如一個畚箕,因此俗稱為「畚箕滬」或「籠仔圈」。約於20世紀之後,由於經驗累積、建滬與捕魚技術漸漸成熟發達,漁民才能到集魚效果比較好的深水區去填造石滬。
一般來說,石滬多設在至少有一端的「滬腳」能和沿岸礁岩相連的海域,以方便漁民來往通行。否則就會在比較適當的一端興建一道和礁岩相接的「腳路」,以方便上下石滬,其他如留一出口的半圓形集魚區稱為「滬房」。此外,石滬還有一種建在岸上的附屬建築,稱為「滬厝仔」。滬厝仔是一道弧形的矮牆,卻可以讓漁民在下海之前先坐下來休息,等待退潮,還頗有擋風禦寒的功能。

何謂巡滬

到石滬去捕魚一般都稱為「巡滬」,因為要先巡視或偵察到魚,再下海去捕撈。有岸仔的石滬,常常在岸仔缺口附近的滬堤上,留一道和人身等寬的凹槽,以便滬主俯臥下來觀測,等到魚群集到岸仔內(滬房)的水域時,立刻用網攔住出入口,再下水去撈捕。距離海岸比較遠的石滬,則常會先派人去窺探魚汛,再以「旗號」通知等在岸邊的同伴(俗稱「摔招旗」),下海來圍捕。


拾螺仔by宜玟

拾螺仔

四面環海的澎湖,海洋資源富饒,居民生活與海洋息息相關,除了以舢舨、漁船進行捕撈作業外,海水的潮來潮往,一升一降,也為潮間帶帶來了各式各樣、豐富漁業資源,如石蓴、海菜、螺貝類、魚類等,還有停留在潮池內的許多生物,不僅成為澎湖漁民們在天候不佳,無法出海時漁獲來源,因此發展出一種別開生面的休閒方式。 到了退潮的時候,原本是海平面的地方,會露出廣大的潮間帶,在平台、石隙及潮池間,到處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貝類、螺類。旅客們不僅可以在其上行走,享受另類踏浪體驗,更可帶著簡單的漁具如螺仔鉤、簍筐、水桶,前往潮間帶拾貝、撿螺、抓螃蟹,潮間帶的拾螺拾貝,是沒有四季、日夜及年紀之別的採集活動,只要配合潮汐,就可以最簡單、方便的方式,體會最原始的漁獵樂趣。在此要提醒大家,雖然到潮間帶踏浪拾貝、螺是件新鮮、奇特的享受,但畢竟是在具有危險性的海上,且踏在又溼又滑的岩石上,所以記得一定要注意安全,才能玩得快樂又安心。 
老一輩的住在漁村的澎湖人,在當時生活較為困苦時,每每退潮時就會到潮間帶中撿拾螺仔。澎湖的螺仔種類眾多,目前在餐廳或市場較為常見的有:珠螺、鐘螺、燒酒螺等,撿拾螺仔是全年性的活動,並不會因任何天候或者是螺仔生長期所限制,由於觀光客增多,且需求量加大的情況之下,聰明的人們又演生出幾種撿拾螺仔的方法,如搭船到無人島去撿拾,或者是利用夜晚退潮時撿拾,以增加撿拾的時間,或者是自製一長型方框,加上透明壓克力板,在淺水區時利用這塊方板撫平水波,以便觀看並撿拾離開石底覓食的螺仔。






站港釣魚by宜玟

站港釣魚

這種垂釣方式叫「站港」(台語),是澎湖古老捕魚方式之一。 
漁民多半趁著退潮時,拿著一隻釣竿,帶著魚簍子,沿著潮間帶,走向船隻航道旁,垂釣。 
港口碼頭由於怕水淺,船隻會遭擱淺,於是在航海道上,特別挖深行船路線,形成一條深水溝,約有三、四米深,以便船隻進出。 
那一根根電線桿似的,便是航道指示燈桿。 
退潮時,航道水深之處,便是魚群聚集處所。 
這時候,便可見漁民三三兩兩的在航道旁,站在水淺的位置,向水深處垂釣。 
乘船路過的旅人,多次遇見這樣場景,無不驚心。 
想想如果漲潮時,如何來得及逃生呢? 
免驚啦! 
深諳潮汐的漁民,漲潮時,便會自動上岸,這是他們討海的生活方式,焉能不知水性呢? 
是旅人這樣的都市俗,才會害怕、緊張的! 
當然船隻行經正在垂釣的漁民時,都要減速慢行,要不然漁民可怎麼站得住腳呢? 
不過為了生活,想出這樣的垂釣點子來,旅人也不禁佩服起澎湖漁民的求生智慧。 
現在台灣不正流行著所謂的「文明病」種種?當有人想不開的時候,就請大家來澎湖走走,看看澎湖漁民是怎樣為生活奮鬥著,或許這樣一來,不平的情緒,就會獲得平緩也說不定。 







資料來源: 玩家經驗/站港釣魚? 看見澎湖漁民的求生韌性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legacy.nownews.com/2006/07/18/91-1967285.htm#ixzz2pjCfq800


定置網by宜玟

定置網

組成:

定置魚網是由三個長期固定在海中的漏斗狀的網袋所構成,它利用魚兒 不會後退的原理,當魚群看到垣網時,只好向左或向右 到處亂竄。如果魚兒向右繼續前進,最後集中在第二箱網子,不一會兒的功夫,掉入陷阱,漁民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利用竹筏將魚兒鉤上岸來。 
在沿岸海域架設漁網,形成迷宮陷阱,利用沿岸的海流,當魚類洄游經過時,就會游進陷阱裡。 
在花蓮、台東一帶有許多定置網漁場,在洋流行經的適當地方設網捕魚,漁民每天早、午各一次到定置網漁場中撈起漁獲。為了一睹曼波魚的真面目,趁著曼波魚季來到島嶼東岸,從七星潭沙灘跟隨著漁民出海捕撈曼波魚。五月這個季節,除了曼波魚出沒,也是鬼頭刀、雨傘旗魚出現的時間,漁民拉起海中的漁網,就可以看見這些大魚在網中活蹦亂跳, 定置網即是在一特定海域固定敷設網具一段長時間,等待魚群自動入網,滯留網內,漁民即出海加以捕獲之一種被動性漁具漁法。定置網屬建網類,為網具八大類之一。定置漁具係指將漁具定置於一定之水面,用錨或支柱等將網地或他種漁具定著敷設之,使不移動,而為捕獲回游性魚類為目的之漁撈方式。若敷設期間因潮流或其他自然狀況而發生若干的移動也無妨;漁具也非一定要常置,若不使用時收起,也藷於定置漁具,只是在漁獲時漁具必須要定置,如果需要移動漁具才能漁獲,即不能認為是定置漁具。

其特性為:

一、節省能源。
二、唯一能形成商業性經營之沿岸漁業。
三、不會造成過漁及亂漁現象。
四、定置網兼有魚礁作用。
五、魚獲鮮度好、價值高、利潤佳。
六、出海量可以隨意調整。
七、作息固定,漁民可以兼營其他副業。
八、可充分運用漁村年長勞力,改善漁村生活。
九、可配合電子儀器探測,使其作業機械化、省力化。
十、可發展為沿岸觀光漁業。


定置網可分為:

一、台網類漁業:以敷網及垣網用錠或其他材料敷設於一定水面者。
二、落網類漁業:以落網、昇網及垣網用錠或其他材料敷設於一定水面者。
三、待網類漁業:以刺網及垣網用錠或其他材料敷設於一定水面者。
四、建網類漁業:以曲網或刺網用錠或其他材料敷設於一定水面者。
五、張網類漁業:用囊網或立迴網。
六、升網類漁業:以側網及垣網。
七、棚堰類漁業:用竹簍或網用支柱、石堤或其他材料敷設一定水面。
八、魚礁漁業:以木、石、水泥塊或其他材料。
九、石滬漁業:以石、水泥塊敷設於一定水面者。

台灣多數設置在宜蘭、花蓮、台東、屏東等沿岸礁石海域。 
·    定置網漁業是種在沿岸海域架設漁網,形成迷宮陷阱以逸待勞的捕魚方法,定置網網具由袋網及翼網二部份組成。利用沙包、錨或石塊固定繩索將它左右張開,魚被攔路網所阻,順著方向進入陷網,最後進入網囊,進得去而出不來。定置網漁場每天約有兩次收魚,可活魚處理,新鮮度高。






照章魚by宜玟

照章魚

以前的人晚上照章魚都用一種叫電土火的燈。當快漲潮時,章魚都會跑出來在潮間帶上爬動,當完全退潮時,章魚會躲到洞穴中,只露出兩個眼睛,或是一隻觸腳,在洞口裡擺動,不是經驗老到的人,根本看不到章魚。
抓到的章魚不能放在篧(台語唸·ㄎㄚ)裡,要用布袋裝,因為章魚會爬走。曾經有人用篧去抓了好幾隻,結果回家一隻都看不到,因為全爬光了。
抓章魚的時間是國曆二三月份,都是在晚上去,時間不一定,因為都要看潮水,等海水退潮了才可以去。章魚的個兒很小,燈一定要非常亮,眼力要非常好,手腳要很靈活,眼明手快才能抓到章魚。
章魚在水中是白色的。而抓起來以後會成土紅色。章魚一定要用木板拍打,煮出來才會脆。拍打時如果用力的話,五六分鐘就解決了。
章魚QQ香香的,通常大家都習慣用大蒜、生薑、黑糖一起下去炒,味道非常好。我最愛吃牠的腳,但是不敢吃牠的頭(其實是身體啦,一般人叫它頭)。有一些大人喜歡吃章魚頭,說那有一種特別香的味道。另有些人對章魚過敏,吃了身體會癢,所以不敢吃章魚。

 潮間帶仔細尋覓章魚的蹤跡
發現章魚就要快狠準一把抓起 

章魚展爪,超漂亮的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澎湖高冠海馬養殖 by 沈建男(指導老師:徐瓊信老師)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海馬體色豐富,游泳姿勢緩慢而悠哉,又因「雄性懷孕產子」的生態特性,向來是熱門的觀賞水族生物。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多年來致力於海馬繁養殖相關研究,已初步奠定庫達海馬(Hippocampus kuda)之繁殖技術,目前正逐步建立量產模式。
  今年起,本研究中心繼續針對另一個品種—高冠海馬(Hippocampus barbouri )進行相關試驗,期望能進一步掌握海馬的生理、生態機制,俾利確立相關技術,以提供觀賞水族業者更多樣的展示選擇,並緩解野生海馬遭受濫捕而瀕臨資源枯竭的威脅。
形態與特徵
  高冠海馬具有高凸隆起的骨冠,冠頂有 5 根銳利的棘刺,身體骨板的骨棘長,眼部周圍具有以眼為中心的放射狀紋路,管狀嘴也有不規則條型斑紋,是與其他海馬主要不同之處。成魚體型約 12 - 15 cm ,與其他海馬體高相比,為較小型的海馬。
蓄養與配對
  
自坊間水族店購買進口之野生種魚進行蓄養,以小型蝦餵食,一個月後開始進行配對。公、母海馬交配後,公海馬會打開孵卵囊接受母海馬的卵,經過 12 - 15 天的孕卵期後,開始孵化。此時公海馬會壓縮孵卵囊使小海馬由開口噴出。剛出生的小海馬必須立即與種魚分養,以防止被誤食。
魚苗培育
  首批孵出的小海馬共計 169 尾,平均體高 14 mm 。小海馬出生後,需馬上投餌餵食,剛開始以橈足類為主,其後隨成長調整餌料的大小。培育 180 天後,體高約 85 mm ,活存率達八成左右。
疾病與治療
  
高冠海馬常見的疾病有氣泡病與爛尾病兩種。一般海馬的氣泡病均好發在尾部、胸腹部、孵卵囊,也會偶發於眼部、嘴部、背部等。氣泡病發生後,海馬會浮於水體表層,導致攝食不易,時間一長就會餓死。雖然可以治癒,但容易復發。
  爛尾病的主要病徵為尾部的皮膜脫落,只剩下白色骨環。病魚之食慾低、活力差,一週內就會死亡。此病不易痊癒,只能以藥浴控制病情,因此預防重於治療,維持良好的水質是首要條件。
罹患氣泡病(左)與爛尾病(右)的高冠海馬
結論
  過去本研究中心繁養殖試驗皆以庫達海馬為主,主要著眼於其具有較高的產子數,每次生產小海馬數量約 500 - 2,000 尾,成長速度快(1 個月約成長 5 cm),正常狀態下活存率約 70 - 80% ,但因其對水質條件要求較高,一旦水質不佳很容易發生細菌性疾病而導致全數死亡。此次針對高冠海馬進行繁養殖試驗結果發現,其每次產子數量較庫達海馬少,約在 100 - 300 尾,但活存率則略高,達 75 - 85% ,對水質條件之要求似乎較不嚴苛,所以不易得病或大量死亡。然想要以高冠海馬取代庫達海馬作為海馬養殖產業的優勢物種,似乎也並不容易,因為庫達海馬只要在良好的水質環境下,生產量與高冠海馬相差近 10 倍,且其成長速度亦較快,所以未來建立海馬量產產業時,相信仍會以庫達海馬為主;惟高冠海馬體色為亮麗的金黃色,較之庫達海馬偏黑的體色討喜,使其廣受觀賞魚愛好者的喜愛,因此未來仍具相當的發展潛力。